《一把青》的敘事創造

Sheng Yun Pan
Feb 9, 2021

--

文化與創意:內容產業的敘事創造力

曾在 Instagram 上看到楊謹華發的一則貼文,圖為師娘和偉成坐在舊式火車內心事重重對看的黑白舊照片,當時粗俗的我還不知道角色是誰,甚至不知道這便是改編自白先勇的作品,我只是被「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這句浪漫的話吸引,等了一兩個月才等到這部連續劇上檔。於是五年前如此莫名其妙地跟上《一把青》電視劇熱潮後,我才閱讀〈一把青〉,隨後隨即二刷〈一把青〉,並興沖沖做了電視劇與文本的各種比較,又洋洋灑灑做了時代背景的筆記。沈浸在〈一把青〉的小調查是那陣子課外最令人享受的休閒。

一、作品分析

【內容綱要】

〈一把青〉是白先勇《台北人》短篇集中的其中一個作品,講述1945年至1981年間,從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第二次國共戰爭、到中華民國政府的年代,空軍軍官郭軫與女大學生朱青的淒美愛情故事。

《一把青》以三位空軍女眷的細膩觀點,詮釋數段淒美愛情和生死兩隔的故事。三位空軍女眷分別為朱青、秦芊儀、周瑋訓(小周),她們從青澀的學生時期便嫁給空軍飛官。電視劇便是從飛行員郭軫愛戀女學生朱青開始:郭軫在訓練時將飛機盤旋在朱青的學校上空盤,但太過輕狂之舉,讓朱青在壓力下退了學;後來經過一陣風雨,郭軫終於與朱青結婚。無奈空軍飛官的生命雖絢爛卻短暫,他們結婚次日,郭軫出勤後無歸期。飛行員不可測的生命迫使女眷們經歷喪夫之慟的離散。之後,國共戰火無情摧逼,眷屬隨空軍飛官從南京來到台灣的眷村,歷經遷徙與漂泊。在該顛沛流離的大時代中,雖遭遇苦難,她們卻仍彼此相互幫補扶持,道出女性總能扛起一個時代的堅韌動人故事。

(編纂自維基百科與網路)

【小說文本分析】

不管電視劇或文本,無論過去或現在,當我接觸到這個故事,總是鼻酸,眼淚總是不受控,尤其在郭軫出事後,尤其朱青出現在台灣後。郭軫出事前,便能見到作者筆下的種種對比:偉成從美國受訓回來前後受重視的程度;郭軫留美前「剃著清亮的頭皮」、「一身土黃布的學生裝」及留美後「頭髮也蓄長了,滲黑油亮的髮腳子緊貼在兩鬢旁」、「全身都是美式凡利丁的空軍制服」;郭軫與「衣著入時的小姐」們玩玩,卻對「一身半新舊直統子藍布長衫」的朱青認真;以及 — — 我最喜歡的一個對比 — — 郭軫「我在天上飛,我的心都在地上跟著她呢」對比師娘形容空軍家眷「廿四小時,那顆心都掛在天上」。

郭軫出事後,是本文分成上與下的關鍵點,最鮮明的是朱青的對比:衣著從「半新舊直統子藍布長衫」到「入時、分外妖嬈」,身段從「未出挑」到「腰身豐圓」,眼睛從「忘俗的水秀」到「本來生就一雙水盈盈的眼睛,露著許多風情」,從「半低著頭 ,靦靦腆腆,令人疼憐的怯態」到「笑吟吟地沒有半點羞態」、「懶洋洋的浪蕩勁兒」、「扭得頗為孟浪」,從幾乎只和師娘往來到家裡滿是牌友。郭軫的離去使朱青一夜間從新婚少婦成寡婦,歇斯底里一番後也病了許久,作者花好大篇幅細寫朱青「死去」的過程,使那「烏木燙金的白頭偕老喜匾」顯得格外諷刺;然而對於小顧之死,朱青只淡淡地說了兩句,其餘一切都顯得若無其事。後來的朱青肯定十分能體會師娘當初所謂「 不笑難道叫她們哭不成?」她把這精神發揮得極致,發揮到師娘「找不到話開導她」。師娘說「歲月在她的臉上好像刻不下痕跡來了似的」,其實是因為朱青的時間已經在郭軫出事後凝滯了,從那以後,讀者看到的只是一副朱青的空皮囊,而非朱青。朱青由外到內,成了兩個人,這種巨變讓人的心栓著痛,讓人對她的前期又愛又憐惜、對她的後期又恨又無奈又心酸,讓人好奇從師娘視角中所看不見的中期,朱青究竟還經歷了哪些。

一系列的今非昔比,是一句話使然。作者在文章開端以師娘口吻娓娓道來,忽然插入一句「談戀愛 — — (破折號)個個單身的飛行員都在談戀愛。」這種語氣忽然放慢甚至插入一個休止符式的停頓,彷彿在凸顯、指責或預告它是大時代下無奈淒涼至極的悲劇故事的罪魁禍首,都是它讓讀者像朱青一樣,「面上似哭似笑地扭曲起來,非常難看」。

【敘事的創意】

電視劇《一把青》將白先勇短短一萬多字的經典小說改編成劇本,所需的創意不止於劇本改編上,更在如何建構一個影像、風格和年代上。它根據市場需求,將文學作品產品化、商品化,讓他能在市場銷售,其中包含了無數創意。

敘事觀點方面,小說由「秦師娘的第一人稱觀點述說朱青的故事」,劇本則以墨婷、秦師娘、小周、朱青這四條主線敘事。在角色方面,不但增加數位角色使故事變得更豐富,也花許多心思塑造角色的背景及性格,甚至建立每個角色間在小說中沒有的關係,使他們的形象更加鮮明。其中最明顯的便是小周與琴師娘的關係。小說只道「像你後頭那個周太太吧,她已經嫁了四次了。她現在這個丈夫和她前頭那三個原來都走一個小隊裡的人。一個死了託一個,這麼輪下來的。她那些丈夫原先又都是好朋友,對她也算週到了。」改編的劇本卻讓小周成為一個形象相當飽滿的要角。在結構方面,小說中幾乎沒有提到飛行員的生活,但劇增加了許多男人在戰場和機場的故事。小說中,小周只幾句帶過,但劇中性格直爽的東北大姐小周卻是一大主線,而且還與內斂的琴師娘形成強烈對比,使戲劇更加立體。

小說由董陽孜改成劇本後,便要視覺化。場景、美術、軍史、年代感皆是一大挑戰。因曹瑞原導演有效的將一切化為影像,故此劇方出。最震撼人心的場景便是現代少見的舊式飛機與機場;女眷們的旗袍與妝容、軍人們的制服與所待的村子,都是引觀眾進入劇情的重要角色;此劇在音樂上的設計也非常用心、不出戲,音樂一下便能將觀眾深深拉進劇情中,尤其那「天上的男人 地上的女人」一句所創造出的對比更是為全劇下一大貼切註解。以上所有的細節都穩當地被歷史包裝。歷史是不變的,如何將所有的創意安置進如此一大時代又是一創意了。

【形式特色】

《一把青》是從平面出版改編而成電視劇。它於2015年12月19日在公視首播,也在 LINE TV上同步播映,能在免費的網路平台播映造福許多無法準時在電視機前追劇的觀眾。2016年一月,該劇亦在愛奇藝與「Yahoo TV」上架。2016年年初,現今(2019年)熱門的串流片商「Netflix」方於台灣上線,而《一把青》是於2018年四月登上「Netflix」的。除了在各種播放平台上架,《一把青》也於2016九月出版他們的創作劇本套書。

二、主題探討

【主題與歷史背景、社會現況、文化元素的關聯】

《一把青》講述的是距今三十八至七十四年前的中國空軍飛官及其眷屬的故事,短短三十六年間便經歷了中日戰爭、國共戰爭、中華民國政府來台這些變故,《一把青》便是在這樣動盪的年代發生的故事。這齣戲自己本身就背著一段歷史,若把這段歷史抽掉、時間架空,故事中的悲歡離合雖然仍成立,但它對社會現今的影響相對會減少,而且也少了導演希望以影像紀錄台灣歷史並和觀眾對話的意義。

故事是從1945年開始的,在2015年播出時,那個年代出生的人才七十歲,或早個幾年的有八九十歲,這些長者至今都還在世。《一把青》提醒我們,那個時代的人即將老去、離去,但過去卻深深影響著我們。過去一直影響著現在,現在又將影響未來,那段歷史說明了台灣如今的政治衝突,所以它很重要。現今的台灣面臨的是身份認同的問題、面臨的是統獨的問題,而藉由文學與影像,這段歲月讓我們能理解過去、接受歷史,靜下來思考定位後繼續生活。

《一把青》原著小說和電視劇皆以女性觀點去看待那段歷史,劇中的女人們帶觀眾看到她們等待的煎熬,也帶觀眾看到那個滄桑、無奈年代下她們的堅韌;女人們也穿透英雄新底下的徬徨與無助。在父權社會的中國,史觀大多著眼於政治或英勇的戰爭,皆偏男性。然而,此作品打破主流傳統的意識形態,透過女性去看待男性飛行員的生命和愛情、家庭、友情。在她們眼中,那是絢麗璀璨但短暫的。除史觀外,電視劇裡提出許多中國重視的人倫問題。例如當飛行員逝去,他們的妻小便「交接」給學弟;當秦師娘不顧家中反對嫁給偉成,她被冠上不孝之名,她甚至連父親最後一面都不得見。

三、行銷與市場觀察

《一把青》是一部融合感受力與創造力的作品,它吸收白先勇文學經典中的世界,導演在探索過程也吸收了當時的音樂(導演在做此作品時聽了大量那個年代的音樂,讓他自己沈浸其中的氛圍,該劇的音樂人表示導演在導戲時心中已有自己的配樂)。之後,整個劇組藉電視劇將之再現,讓它與更多觀眾對話。這部戲劇本身便是一內容產業,它在吸收與再現的過程,同時包含故事創意與不同的形式創作。關於敘事創意與形式創意先前已分析過,在此便不贅述。以下主要討論的是這個內容產業能夠能成功的原因,原因是它兼顧了六感探索、生活經驗、人性慾望與市場需求。

《一把青》的焦點在於它的主題:七十年前戰火頻繁年代的空軍生活,它是淒美滄桑的。戲的總體是插敘法,將一大段順序法的過去安插於現在之間。第一幕是小周、小邵和墨婷從養老院返家後,小周看著一幀照片,帶觀眾一起回到最初的過去。最初的過去的切入點是朱青和郭軫得初識,之後便一路以順序法說故事,最後再回到老年的小周一家。戰爭的主題是現代年輕人沒有過的生活經驗,但我們仍然可以透過戲劇,好像跟角色們一起活過一起死去一般。在這過程中,我們有了視覺享受,也窺見了角色的人性,觀眾皆能自此投射出自己的樣子,我們更是從高潮迭起的劇情中滿足自己羅曼蒂克的慾望。

據網路資料,《一把青》製作成本包含文化部的高畫質電視節目旗艦型連續劇類六千萬的補助,以及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先生贊助,共一億八千萬,創下近年來台灣電視劇的嶄新格局。耗資千萬在台灣各地和上海、南京搭建二十七個主場景,在海軍桃園基地搭建了空軍廠棚,一比一手工打造了 2 架半的空軍野馬戰鬥機P-5。劇組企圖重現1945 年到 1981 年的南京基地風貌,在重建當時的服裝道具和場景也非常用心,讓觀眾看見沒被分段切割的流離歲月。劇組如此大規模造景,讓觀眾看到更鮮明真實的過去,也更對此劇產生信任,而此景並非白搭,它還輔有厲害的故事內容。

「其中一場戲,描述空官的妻子在眷村裡看著天上的飛機纏鬥,突然有飛機掉落,每個妻子臉上滿帶著驚恐與不安;然後沒多久,有部隊的人載著妻子們到失事現場,有人紅著眼眶處理空難的遺骸,有人難掩悲痛的安慰。」劇中郭軫戰死、小周的丈夫戰死、許多十一大隊出去後沒回來的飛行員名單在偉成胸前,都一再強調飛行員生命的不可測,他們的感情短暫淒美,這些素材抽出來看以後會發現它要說的是生命的虛無與親人的煎熬。這種失去親人的恐懼是跨越時間與空間的,人人都會面對。可能觀眾不是因空戰失去親人,但是都一樣都能體會劇中角色的那份離慟。

故事中的角色也是吸引觀眾的一大主因,每個角色都有他們的「角色缺陷 (character flaw)」。例如郭軫深情的同時非常自傲、朱青清純又世故、小周浮躁卻重情義、秦師娘大方卻過於壓抑、小顧認真但過於執著⋯⋯我們看到秦師娘、小周、朱青的友誼,但秦和周之後卻為了丈夫而出賣朱青,朱青也為自保出賣過去的朋友;我們看到一開始和朱青水火不容的汪影之後相互扶持;我們看到先前乖乖牌的朱青因為各種變故而成為一個麻木的交際花⋯⋯這些角色的複雜性高,他們所創造出來的衝突都是看點。他們常陷入兩難與煎熬,他們或許基於自以為的善良或一時的自私而做出出人意表的決定,進而推動劇情發展,使一切劇情前後相連。這一切從平靜到混亂再回到平靜的過程,觀眾和角色一起經歷考驗、一同成長、獲得心靈的淨化,使心靈更具深度;這便點出了戲劇重要的元素「 淨化作用(catharsis)」。而能讓觀眾買單的,正是角色的設定與之產生的作用。

高潮迭起的劇情,也滿足觀眾羅曼蒂克的慾望,讓觀眾有抒發的機會。整齣戲有許多讓人意想不到且極具戲劇性的劇情,例如:朱青和郭軫的紙條情緣與在火車上的萍水相逢到之後的戀愛;朱青新婚不久,郭軫便殉職;當年英俊風流的偉成最後成一落魄的殘疾人士;還有當時大時代下,以為過了這場戰就結束了,沒想到後面還有無數艱辛挑戰候著。觀眾都希望人生是豐富刺激的,但卻沒有也不會真的想親身經歷過這些那些,所以我們藉由續劇,看著別人的生命,一邊將之投射在自己的生命中,一邊跟著角色們活過他們的生命,跟這愛、跟著恨。我們跟著笑、跟著哭,或許帶著劇中情感,或許夾雜著自身生活當下的苦,從內心深處一併發洩出來。

劇中,三個女人花了一輩子的時間與青春在飛行員身上,然而等到最後的結果,卻不是幸福美滿;空軍司令部處長( 樊光耀飾演 ) 看似鐵腕無情,但暗地裡經常幫祝十一大隊;小周甫至台見朱青雖氣,但後來仍不捨朱青怎麼沒有早點找她幫忙⋯⋯每件事皆是雙面刃,生命也是,曹瑞原導演說:「人其實都是渺小、卑微的,但無論外表、行事風格如何不同,每個人在心裡的底層,都有愛、慈悲與善良。」所以不管多悲苦蒼涼,都含有深刻的人性。這些是先前所述之衝突與淨化人心相關,但是這些卑微渺小後的愛與善良,是用來安撫寂寞受傷的心靈的。一旦觀眾從中找到情感共鳴,那麼這齣戲便打破了地域性的問題。

《一把青》不只照顧到人性、慾望與情感,它也藉此引發議題。其中談論到家庭的組成與「交接」,我們現在如何看待?生活、戲劇、藝術離不開政治,《一把青》也提到敏感的政治,當今台灣怎麼在尷尬的處境看待這段過去?這段歷史對於長輩來說歷歷在目,他們又如何面對?還有一直提到的女性視角、父權社會,我們又如何處理這項議題?尤其現今人民政治意識抬頭,我們因民主而積極地討論歷史、政治、人權的對與錯,積極地伸張正義,戲劇在此舉足輕重。我相信這些答案隨著時間的改變都會不一樣,但重點是這部劇將之標示出來,就提供了一引發我們思考的工具,而戲劇此刻便超越娛樂性質。

《一把青》用影像寫歷史,抓住觀眾心理,提供未曾經驗過的新奇經驗,並滿足現實中難以達成的夢想,讓時代與人性撞擊再一起,使人性在不同狀態、環境、性格中所產生的矛盾、缺陷、衝突下,編織成一個富含文化與歷史的作品。

四、小結

我看《一把青》緣是追蹤楊謹華的 Instagram ,她發了張秦師娘和偉成的照片,文字是「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此句極美,又看到許多預告片段,便決定開播時一定要看。開播後每集準時收看,播完之後又一直慫恿我媽入坑,結果我也陪她再看一遍。當初只知道這齣劇好看、賺人熱淚,但哪裡吸引人卻說不上來,很開心能夠終於能好好一探究竟,並意識到觀劇時能多從其他面向去分析,而非一昧當消費者。

二〇一九年四月七日寫畢
二〇二〇年三月修改完畢

--

--